自从2016年一来,市场上就一直流传着“资本寒冬”的说法,而随着资本的退却,之前热火朝天的互联网行业似乎也遇冷了,接着就是各种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不好找了。当然,自从2014年底来了现在的公司,我一直都没有挪窝,所以对于市场上的招聘应聘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不过最近的经历,倒是让我有了不小的见识。
今年公司有新的项目,而Android部分自然就是我来做了。由于项目工作量不小,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完成可能压力比较大,所以大领导就让我再招个小弟。小领导负责去招聘网站(貌似是在智联)发布信息,Android和iOS各一个职位。然后呢,出乎意料的事情就发生了:临下班之前发布的招聘信息,第二天上午就各自收到了四五百份简历!要知道,虽然说是要招一个Android应用开发工程师,但这只是一个薪水并不高的初中级开发职位啊……
之后小领导给了我大概三四百份简历,让我从中挑选几十份,然后他会去电话或者邮件通知对方来面试,说实话当我面对着几百份简历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但招人也是工作,简历总是要看的,我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些简历粗略的都过了一遍,经过两轮筛选,最终挑选出了30来份。在15年上半年的时候我也面试过不少人(那时候因为大环境比较好,光是Android这一块我就招了差不多10个人),当时招的名额比较多,而且薪水相对于现在要好一些,投递简历的人虽然不少但远远不及这次的夸张。
比较具体的对比情况是,这次投递简历的数量与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了很夸张的400:1,而2015年的时候大概只有不到10:1。而且竞争的激烈还体现在,2年前来投递简历的大部分是专科,专业也是五花八门,这次专科比例不到15%,本科占了绝大部分,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一本的计算机或软件类专业,激烈的竞争导致整体的基础专业素质应该上升了不少。
2015年初的时候,正处于互联网热潮,各种初创公司层出不穷,很多开发人员找工作的时候可以收割到不少待遇不错的offer,所以那时候大家可以尽情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公司。现在时过境迁了,大环境差,创业公司死了大半,活下来的大部分也融资比较难,活得滋润的很少,而且很多公司也砍了不少的职位。这下子找工作可就不容易了,要么降低薪酬期望,要么就提升自己的能力,靠吹水去拿高薪可是难了。
实际上在互联网特别热的时候也正是各种培训机构最赚钱的时候,很多没考上好学校的、没有好专业的、找不着工作的、嫌之前薪水低的同学都一拥而上,花钱报一个培训班,几个月之后就上岗了,由于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基本上你能力很差也能找到一份薪水让很多其他行业羡慕不已的工作。但现在高烧退去,人才供应明显过剩,那公司自然就不客气的好好挑选一番了。除了之前我说的学历的提升,还有的是整体开发能力的提升。很多人已经不再是对MVP、RxJava等一窍不通了,也不再对内存泄漏、APK瘦身、UI流畅等重要能力摊手无奈了,要是放在两年前能以这样的价格招到这种水平的选手,公司领导怕是要乐开了花。现在只是初步联系了应聘者,未来的几天我怕是要每天面不少人喽。
寒冬来临,不光是Android开发,隔壁的iOS开发日子怕是更加不好过,总会有种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感觉。任何时候都不要太依赖大环境了,还是努力提升自身的本领才是王道。
评论